闹花灯的习俗(三)
2020/08/06 369
花灯制作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。《岁时杂记》记载: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为下元节,合称“三元”。三元配三官,分管天、地、人。南宋吴自牧在《梦粱录》中说:正月十五日元夕节,是上元天官赐福之辰。上元,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,故上元节必燃灯庆祝,以此成俗。
不论元宵节燃灯开始于何时,到了隋朝,元宵节赏灯已十分兴盛,有“宋时汤圆隋时灯”之说。史料中有关于隋炀帝邀请外国使节来我国观灯、欣赏节目演出的记载。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。唐朝,国力空前强大,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(713年)正月十五重开宵禁,下令点燃花灯上千盏,张灯三夜,允许民众昼夜观灯玩乐。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,处处张灯结彩,同时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、灯树和灯柱等,满城的火树银花,十分繁华热闹,成为一时之盛。